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首次登录将自动为您注册注册即同意《东方法律平台服务条款》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买家发差评诋毁侮辱卖家,卖家可以申请赔偿损失吗?
公众人物微博发表言论是否应该承担更大的注意义务?
摘要: 1982年4月12日,重庆艺文仪器打字机修配厂(简称艺文厂)聘用魏家文为该厂顾问和技术总指导,聘用期限至1987年3月31日止。后又任命魏为厂服务部负责人,同时任命魏之妻张小芹(艺文厂工人)为厂服务部技师。1986年11月12日,艺文厂在...
摘要: 民法通则颁布实施以来,过去很少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损害名誉权案件,日益增多,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类案件,尤其是一些涉及新闻、出版单位的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影响也大,常常引起社会上的普遍关注。
摘要: 自从民法通则施行以来,名誉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由于这类案件情况复杂,社会影响大,审理起来难度较大。因此,认真学习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切实领会其精神实质...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民事法律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拓宽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权的法律保护范围,使民事案件的类型、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其中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案件较为突出,如何运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