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 知道了
  •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点此下载
  • 全部
  • 词条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期刊
  • 图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扫码查看更多
专业法律内容

法律释义
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资料库 /研读法律法规,学习“拐骗儿童罪”
读书室 /看书听讲,学习“拐骗儿童罪”
  • 张军   |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09-015276
    本书中与 “拐骗儿童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33
    • 1
      三、处罚
      在量刑时,对于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对造成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忧虑成疾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均应依法从重处罚。
    • 2
      (二)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如果拐骗儿童是为了扣作人质,以此向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勒索钱财的,则不是拐骗儿童罪,应依本法第239条之规定,以绑架罪论处。
    • 3
      一、概念及其构成
      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 4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大多是为了将拐骗的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也不排除有的是为了供其使唤、奴役;也有的是因为非常喜欢儿童而实施拐骗的。从实践看,拐骗儿童的大多是一些没有子女的人,想把拐来的儿童收养为自己的子女。这样的人主观上并不是想残害儿童,但是,他... 完整章节
  • 周道鸾 张军 主编   |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04-0112862
    本书中与 “拐骗儿童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22
    • 1
      (一)拐骗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其目的一般是为了自己收养,也有的是供自己使唤,而不是为了营利。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 2
      (二)认定拐骗儿童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者中转儿童的行为。这两种犯罪的对象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客观上都使用了欺骗的手段。两者的区别,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后者侵犯的则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二是主观目的不同。... 完整章节
    • 3
      (一)拐骗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拐骗儿童罪,是指用蒙骗、利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 4
      (二)认定拐骗儿童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刑法第239条第3款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定罪处罚。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财产权利;二是犯罪... 完整章节
  • 张世琦   |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07-012549
    本书中与 “拐骗儿童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08
    • 1
      (3)要注意划清本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要划清本罪与刑法第239条规定的绑架罪的界限。本罪的目的是为了收养或奴役。如果拐骗儿童的目的是为了作人质,用来向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勒索钱财,则不属于本罪,而应以绑架罪处罚。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你可能感兴趣
微信扫码
随时随地 看法懂法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