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 知道了
  •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点此下载
  • 全部
  • 词条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期刊
  • 图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11修正)

第五条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称现役军人;经过登记,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的或者以其他形式服预备役的,称预备役人员。

扫码查看更多
专业法律内容

法律释义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
资料库 /研读法律法规,学习“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 2011-10-294
    本条法律中与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05
    • 1
      第五条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称现役军人;经过登记,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的或者以其他形式服预备役的,称预备役人员。
    • 2
      第二十五条 士兵预备役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 第一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二)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 (三)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人员。 第二类士兵预备役包括下列人员: (一)经过预备役登记编入普通民兵组织的人员; (二)其他经过预备役登记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的人员。 预备役士兵达到服预备役最高年龄的,退出预备役。
    • 3
      第二十七条 预备役军官包括下列人员: (一)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 (二)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 (三)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学生; (四)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 (五)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 4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997-03-143921
    本条法律中与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05
    • 1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2
      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3
      第三百七十六条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4
      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 2010-08-280
    本条法律中与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06
    • 1
      第二条 本法所称预备役军官是被确定为人民解放军预备役排级以上职务等级或者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级,被授予相应的预备役军官军衔,并经兵役机关登记的预备役人员。
    • 2
      第六十三条 预备役军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或者逃避预备役登记的; (二)拒绝或者逃避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的; (三)拒绝、逃避征召的。
读书室 /看书听讲,学习“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
  • 周道鸾 张军 主编   |   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04-0112718
    本书中与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有关内容的导读
    00:00
    00:22
    • 1
      (二)认定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准确认定罪名。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其行为方式、犯罪对象各有两种。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方式,侵犯了一种犯罪对象,即构成本罪。但在确定具体罪名时,还应根据实施犯罪的行为方式和侵犯的犯罪对象来确定。如行为人战时拒绝征召,就定战时拒绝征召罪;如果行为人战时既拒绝... 完整章节
    • 2
      (二)认定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是平时拒绝、逃避征召或军事训练,或者虽然是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但不属于情节严重的,均不构成犯罪。如果经教育不改,则应由基层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
    • 3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战时预备役人员管理秩序。
      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和征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战时国家发布动员令后,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在接到通知后,必须按时到指定的地点报到。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违反国防法律... 完整章节
    • 4
      (一)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是指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
    • 5
      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行为人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是为了逃避服现役。过失不构成本罪。
      按照法律规定,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的行为,除需具备以上构成要件外,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无正当理由经多次教育后仍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完整章节
    • 6
      (二)认定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正确认定以暴力、行贿等手段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的行为的性质。行为人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和军事训练,往往采用暴力或者行贿等手段,有可能触犯妨害公务、故意伤害、行贿等罪名,这属于牵连犯,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定罪处罚。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你可能感兴趣
微信扫码
随时随地 看法懂法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