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内蒙古高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情况暨典型案件发布会,通报2019年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以及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件。
发布会由自治区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王伟主持,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张宏斌通报了2019年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副庭长徐雷宣读了典型案件。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北方新报、内蒙古法制报、内蒙古晨报等1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
2019年,全区法院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716件,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693件,审结2426件,结案率90.1%;知识产权刑事案件21件,审结21件,结案率100%;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件,审结2件,结案率100%。为服务保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疫情影响,全区知产审判工作依托各种信息化科技手段服务诉讼当事人的司法需求,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发挥“知识产权+大数据+云上法庭”的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为疫情防控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本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件,包括涉及侵害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侵害著作权纠纷、侵害专利权纠纷等8件民事案件;涉及假冒注册商标罪刑事案件2件;(刘宝平与内蒙古阿儿含只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巴音额日乐、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19)内民终156号民事判决书〕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这些案件都具有较强的典型意义和积极的社会指导意义。通过典型案件的发布,进一步促进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提升全社会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积极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法治环境。
2020年,全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将继续落实“严保护”政策,致力于构建“快保护”的工作格局,实施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工作模式。切实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方便、有效、及时。对知产案件审理提速增效,及时有效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