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 知道了
  •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点此下载
  • 全部
  • 词条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期刊
  • 图书
域外网络法律译丛.民商法卷
域外网络法律译丛.民商法卷

域外网络法律译丛.民商法卷

  • 作       者李怀胜
  • 出  版  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8.01
  • I  S  B  N9787509364789
阅读全文
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国外网络民商法律的汇编。网络民商法的服务对象包括两大类:网络个体和网络经济,因此网络民商法的立法进程是与网络的快速普及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的。商业机构是网络社会化的第一批用户。网络进入中国二十多年来,它已成为提振经济转型发展的引擎,信息技术催生了全新的经济形态,几乎所有的传统经济类型都存在网络化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对产业的影响日益凸显,网络已经渗透进了企业的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如果说蒸汽机将人类从农耕文明引进了工业时代的大门的话,那么互联网引发的则是改变全球经济形态的信息革命。无论是传统的产业形态还是商业形态在网络时代都面临着信息化的升级换代问题。与此同时,网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分量也日趋持重。根据有关机构的研究,到2013年底,我国电子商务的总体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大关,且增速远超过其他任何经济形态。面对如此体量的经济规模,确实要好好规划一下怎么进行法律的保护、规范和引导了,毕竟网络经济首先也应当是法治经济。带着这样的想法审视我国目前的网络法律体系,现状并不让人感到满意。我国网络法律体系的主要问题是,规范性文件层级较低,规范约束力不强,在整个网络民商法领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的专门性法律仅有一部《电子签名法》,在《著作权法》、《民事诉讼法》中散见个别涉及网络的条款;其次是网络法律以行政法律为主,民商法律数量严重不足。网络民商法规则的大量缺失,固然可以给网络提供“无拘无束”的发展环境,但也带来一系列的法律困扰,并事实上增大了交易成本和风险。近些年来,学术界围绕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域名和商标的冲突、个人信息的财产化保护、网络时代的隐私权等展开了持续的争论。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时代对传统法律的冲击,不仅存在于网络犯罪领域,而是波及包括民商法在内的法学各个部门。在知识产权领域,网络对传统著作权保护制度的冲击不但让传统工业巨头们抓狂,也使得知识产权法成为各国网络立法最为频繁的部门之一。考察域外网络民商事立法,在国际法层面,大多数的网络国际法都是民商事立法,在内国法层面,民商法也是各国网络法中最完备的法律部门。可以说,在网络民商法领域,我国不但没有抢占规则制定和输出的先机,反而逐渐与其他国家之间出现了法律的鸿沟。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你可能感兴趣

借阅成功

可以在“个人中心-我的借阅图书”中查看

  • 知道了
  • 立即阅读

您已借满10本书

请归还1本图书后,继续免费借阅~

  • 知道了
  • 归还图书

开通借阅服务,免费借书~

官方指定开通热线 400-600-3258

知道了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