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立即同步「庭内」账号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立即去认证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知道了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快速登录,收藏此知识
请填写有效的手机号码
请拖动滑块,进行验证
免费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登 录
首次登录将自动为您注册
注册即同意
《东方法律平台服务条款》
账号密码登录
快速登录,收藏此知识
用户名或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
请拖动滑块,进行验证
登 录
下次自动登录
验证码登录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
点此下载
搜索
全部
词条
案例
法律法规
期刊
图书
...
我的收藏
资料设置
退出
登录
/
注册
东法号
法信
东法微课
东法阅读器正式推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甘肃舟曲等地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
11
播放全部
收藏
分享
微博分享
QQ分享
微信扫一扫
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相关的法律条文(1)
11
用手机听
1
三、对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期间发生的以下犯罪行为应依法从重处罚: (一)盗窃、抢夺、抢劫、故意毁坏用于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物资、设备、设施,以及以赈灾募捐名义进行诈骗、敛取钱财,拐卖灾区孤残儿童、妇女等犯罪行为。 (二)为牟取暴利,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严重扰乱灾区市场秩序,影响灾区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犯罪行为。 (三)故意编造、传播、散布不利于灾区稳定的虚假恐怖信息,影响和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四)严重影响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开展的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等犯罪行为。 (五)在灾区生产、销售或者以赈灾名义故意向灾区提供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行为。 (六)贪污、挪用灾后重建款物,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危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犯罪行为。 (七)破坏电力、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 (八)妨害传染病防治等危害公共卫生的犯罪行为。
01:20
全书内容(13)
11
用手机听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甘肃舟曲等地区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法[2010]2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期,甘肃舟曲等地区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对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灾区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抢险救援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后重建工作即将展开。在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于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确保抢险救援全面胜利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为做好有关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0:00
2
一、各级人民法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要从大局出发,从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抢险救援的成果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出发,认真做好涉及甘肃舟曲等地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工作。要认真学习和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处理涉灾案件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结合当前抢险救援工作的实际,加强统筹协调,为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切实维护灾区治安秩序,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
00:00
3
二、依法严惩危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各种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人民法院要依法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厉打击插手矛盾纠纷制造事端、故意破坏灾区稳定、损害抢险救援成果、不利于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影响灾区人民群众重建家园信心和决心的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特殊时期对危害灾区社会稳定的案件特殊办理的方针,对那些严重危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犯罪行为,要在法定期限内快审、快判,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灾区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民法院维护灾区稳定和打击犯罪的决心与力度,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意区分性质不同的违法犯罪行为,彰显司法权威,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为灾区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00:00
4
三、对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期间发生的以下犯罪行为应依法从重处罚: (一)盗窃、抢夺、抢劫、故意毁坏用于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的物资、设备、设施,以及以赈灾募捐名义进行诈骗、敛取钱财,拐卖灾区孤残儿童、妇女等犯罪行为。 (二)为牟取暴利,非法经营、强迫交易等严重扰乱灾区市场秩序,影响灾区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犯罪行为。 (三)故意编造、传播、散布不利于灾区稳定的虚假恐怖信息,影响和危害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四)严重影响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开展的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等犯罪行为。 (五)在灾区生产、销售或者以赈灾名义故意向灾区提供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行为。 (六)贪污、挪用灾后重建款物,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危害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的犯罪行为。 (七)破坏电力、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的犯罪行为。 (八)妨害传染病防治等危害公共卫生的犯罪行为。
01:20
5
四、要对因洪灾可能引发的相关诉讼问题加强调研,抓紧恢复正常的审判工作秩序,开辟和畅通涉灾案件“绿色通道”。在审判和执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灾区的未成年人、孤寡老人、因灾伤残人员的合法民事权益。要慎用强制执行措施,特别是对明确专门用于抢险救援的资金和物资,一律不得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财产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要积极主动地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扩大对灾区群众司法救助范围。
00:00
6
五、灾区人民法院要与有关部门一起全面排查、及时化解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矛盾纠纷。要积极支持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安置、抚慰、补助、救助等各项工作,对于在抢险救灾工作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人民法院要从法律角度主动研究,主动提出如何依法行政、解决纠纷的建议和对策。
00:00
7
六、灾区人民法院要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首要选择,自觉主动地运用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维护灾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领导,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及时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有力促进灾区社会和谐稳定。
00:00
8
七、在灾后重建期间,对于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案件,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实现。对于灾民被异地安置、投亲靠友后,因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由于当事人居住地发生了变化,在管辖问题上,由各高级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从方便灾民、有利稳定的原则出发,统筹安排。对属于人民法院收案范围的纠纷,人民法院要切实加强涉灾民事案件的诉讼指导和法律释明,注重对当事人进行诉讼风险提示;对不属于或不宜由人民法院处理的纠纷,应认真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其他途径解决争议。
00:00
9
八、当事人因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及时主张权利的,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应当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因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而不能参加诉讼活动的,要依法延期或中止审理;延期或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及时恢复审理。
00:00
10
九、对于因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人民法院要依法积极受理,以便尽快明确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
00:00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推荐
换一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6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7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做好抗震救灾期间审判工作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的通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修订)
3842
00:00:00
/
00:00:00
x
1.0
2.5
2.0
1.5
1.0
0.5
微信扫码
随时随地 看法懂法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