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两级法院立足本地实际,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促进了审判执行质量、效率的双提升。
一是推进智慧诉讼服务,让群众参加诉讼触手可及。开展诉讼服务信息化建设,着力推动“互联网+诉讼服务”,以锡林郭勒盟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为依托,推进诉讼服务流程网络化,阳光化,实现了随时随地为当事人、律师和公众提供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使得当事人办理各项诉讼业务更加方便快捷,当事人凭借立案时生成的案件查询码和个人身份信息即可登录查询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裁判文书。开通网上立案,使群众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立案、案件查询。同时,针对锡林郭勒盟地广人稀、草原牧区的特点,创新性使用移动巡回科技法庭,配备巡回审判车,在发扬老传统的同时,用好高科技,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开庭审理,提高办案效率,减轻群众诉累,彰显司法为民的宗旨。为打造司法便民、阳光司法新标像,优化《锡林郭勒盟司法公开网》功能设置,逐步实现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完成全盟十三个法院《庭审直播点播系统》,司法公开的渠道更加畅通。
二是推进智慧审判,为法官办案配备智能“高参”。
在审判中充分运用法律文书辅助生成技术,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的深度应用,建立辅助法官办案平台,引进智审系统,运用大数据开展关联案、类案及法律法规推送,为法官减轻了事务性工作负担,并且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的作用。安装部署了《文书直报系统》和《裁判文书智能编写系统》,加强了上网前软件纠错、智能屏蔽功能,全面提高裁判文书质量。远程接访系统,锡盟中院是全区第一家建成远程接访系统的法院,为了有效化解涉诉信访工作压力,减少赴省进京,有效吸附信访人员,引进远程接访系统,当事人可以到就近的法院(法庭)即可向上级法院视频上访。还完成《数字审委会》建设,促进了锡盟中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更加规范、高效部署《审务通》专网,开启法院移动专网建设,拓展了在线办公功能,提高了审判质效。锡林浩特市法院在全盟率先建立刑事审判网络远程庭审系统,使被告人在公安看守所特设的“远程提讯室”实现与法官、公诉人“隔空对话”。该系统可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消除了将被告人从公安看守所押解到法院途中发生脱逃及其他意外事件的风险。
三是推进智慧执行,执行查人找物配备“千里眼”。锡林郭勒盟两级法院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破解执行难问题,不断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数据多说话”的良好效果。建立完善了执行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执行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推行执行管理、执行措施智能化。较好地解决了不规范执行、消极执行等问题。在强化查找措施上下功夫,建立起覆盖银行存款、金融产品、车辆、户籍、酒店住宿、工商登记等信息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实现了执行人员网上查询信息立等可取。
四是推进智慧审判管理,打造审判大数据分析的“体检表”。第一,加强硬件建设,运用科技法庭增加审判智慧。全盟法院开展网络中心机房改造、网络核心设备升级及网络安全设备部署工作,完成了标准化锡林郭勒法院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锡盟中院于2013年建成科技法庭,庭审同步录音录像,现已将10个法庭全部升级改造为高清数字科技法庭,锡盟辖区13家法院已建成科技法庭55个,更加真实的还原庭审现场,为庭审评查、责任追查实现“全程留痕”。第二,运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深入分析各审判庭及合议庭审判质效情况的基础数据,对案件收、结、存数,案件类型、案件调撤率及审限内结案率等30多项要点信息进行精准分析,及时发现工作“短板”,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体检表”。在执行管理上,加强指挥中心建设,建成四级法院联通的执行指挥系统及单兵设备,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听从上级安排,视频和音频随时传输回到发起端,做到执法有序、全程可控。
五是推进智慧政工,助力机关队伍精细化管理。政务工作点多面广,锡林郭勒盟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司法改革的战略需求,在政治教育、党的建设、人事管理等领域精心打造了智能、高效、便捷的智慧政工。建立党组织微信群,及时将党建知识与资讯通过微信群发布,实现思想政治与党建宣传的“短、频、快”。启用四级文件传输系统,实现从最高院到基层院的文件传输,顺利完成四级法院的公文流转。引进智能考勤系统“智能考勤机”, 实现移动终端、指纹同步签到统计,考勤情况实时查看,自动形成考勤报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考勤考评工作量。建立全盟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全国各级法院的会议都可以通过视频召开,该视频会议系统,支持会议录像、会议点名、会议轮寻等功能,为法院工作会议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法警勤务管理系统,使长途押解、值班值庭可视化,警力调配实时可控。财务管理部门实现了工资条移动网络分发、办公用品领用网络审批等,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建成《锡盟中院》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众账号,更加拓宽了法院新闻宣传渠道。
来源:锡林郭勒盟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