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开放笑声甜, 拂面浓馥六月天。转眼就来到了小朋友们翘首以盼的儿童节,节日里各种遛娃圣地、游乐场所都将迎来一波小高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欢声笑语的同时,务必确保安全第一,把安全作为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溜冰场未分区,受伤谁来买单?
2019年11月,周女士带着孩子小欧去甲公司经营的溜冰场滑冰,在溜冰过程中小欧和刘某发生肢体碰撞致小欧受伤,当日小欧被送往儿童医院就诊,经诊断为右胫骨骨折。小欧母亲周女士认为刘某系致害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甲公司疏于管理,未将低龄儿童与成人消费者隔离划分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故诉至法院,要求刘某、甲公司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两万余元。
法院通过现场勘查、调取事发时监控录像等方式查明,甲公司为滑冰场经营方,滑冰场内面积800平方米,不区分儿童区和成人区,设有一名冰场场务人员负责维持冰场内秩序。事发时系小欧累了准备坐在地上休息,刘某滑过来压在了小欧身上致小欧受伤,小欧受伤后被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产生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
法官释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本案中,小欧在甲公司经营的溜冰场所受伤,直接原因虽系与刘某发生碰撞,但甲公司作为溜冰场的管理者亦应尽到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现甲公司未向顾客提示佩戴相应护具及滑冰场内不区分儿童和成人区域,也未提交证据证明配备了足够的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管理,故甲公司未完全尽到与冰上运动相当的安全防护责任,对小欧所受伤情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定刘某对小欧所受伤情承担70%的赔偿责任,甲公司承担30%的赔偿责任。
蹦床时做危险动作,受伤谁来买单?
王女士带着孩子小明到甲公司经营的游乐场参与蹦床娱乐项目,小明进入蹦床区玩耍,但王女士并未一起进入而是在二楼看台区,后小明在做翻滚动作时倒地受伤。事发后,小明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为左肱骨远端骨折。王女士认为甲公司作为蹦床游乐园的经营者在小明入场前未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赔偿责任,故诉至法院。庭审中,甲公司认为小明受伤系其自己做翻滚危险动作导致,甲公司已在场所内张贴了各种提示、禁止行为、注意事项、安全准则等告知,蹦床区域周围也设有护栏,故甲公司已经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释法:公民的人身权受法律保护。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甲公司作为游乐场的管理者,没有进行安全提示和说明,在小明做翻滚等危险动作时,未及时进行提示并制止,亦未采取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故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甲公司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同时,事发时小明系未成年人,参加蹦床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父母作为监护人,对孩子实施行为的危险性未进行预判,亦未尽到监护义务,故对小明的损失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最终法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双方的过错程度,判定甲公司承担60%的赔偿责任。
小区玩滑梯,受伤谁来买单?
2019年6月,王女士带着孩子小强在所住小区内的健身区玩耍,小强在前往滑梯的楼梯处绊脚摔倒受伤。王女士认为该滑梯属于小区配备的游乐设施,且滑梯的楼梯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公司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提供业主使用,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故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庭审中,物业公司答辩称该滑梯仅适合3-12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合理使用,就此物业公司也已经在社区内的健身区醒目位置张贴安全提示。事发时,小强仅年满2岁,系在不满足滑梯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强行使用。另外,物业公司对滑梯仅有管理和维护职责,事发时滑梯设施并无任何破损、松动等不安全因素,故不同意承担责任。
法官释法:管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属于过错责任,依法应由原告提供证据证明管理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管理单位对滑梯仅存在管理维护职责,事发时该滑梯处于适合使用的状态并无任何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且该滑梯明示仅供3-12周岁儿童在家长陪同下合理使用,并在设施旁醒目处张贴安全提示,故物业公司已尽安全保障之义务。王女士在明知小强不符合滑梯使用年龄的情况下仍然执意使用滑梯,本质属于自甘风险、不合理使用滑梯,故作为监护人的王女士对此应当承担全部责任。据此,法院驳回了王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提示:节假日期间带娃出行切记注意安全,作为游乐场所经营者可以采取如下有效措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1、提供安全环境:根据场所服务内容适时进行分区分时游玩,设置不同区域入口,实现物理隔离,确保未成年人能够在安全的环境游玩。同时,完善巡场机制,划分巡场人员管辖片区及值班时段,定时定点对场内安全进行管理,确保能在遇到危险行为时及时劝说阻止。
2、加强安全提示:除传统安全告知牌之外,可通过播放安全警示视频、限制手机APP购票前安全提示阅读时长等多种手段确保游客获悉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3、制定安全预案: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相应人员和急救物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和处理,有效将损害降到最低。
最后,作为监护人,不能一味将监护职责转移给游乐场所经营者,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履行监护职责:根据孩子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游乐场所活动,确保儿童在嬉戏玩耍时处于安全的环境及健康的状态,当儿童实施危险行为或者身体不适时及时阻止,尽心看护儿童;
2、注意安全提示:按照场所要求获悉安全提示,确保在入场前对危险行为有所预判,对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措施有所了解,做到防范于未然;
3、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将儿童安全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安全作为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双桥法庭 梁雍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