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 知道了
  •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点此下载
  • 全部
  • 词条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期刊
  • 图书

浅谈庭前调解机制的构建

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3235位法律人士正与你一起阅读本文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我国司法审判制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司法程序性改革的深入,案件流程控制权与审判权的相对分离,原来广泛应用的一些民事诉讼调解方式,无论是在自愿原则上,还是效率上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法院可以根据自身在“大立案”改革上实行的流程控制权和审判权分离的基础上,在立案庭内建立庭前准备、调解组,他们除了负责所有的庭前程序性事务外,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庭前调解。笔者认为要建立真正有法律意义的新型调解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构建庭前调解制度的总体思路


针对现阶段,我国法院调审合一调解制度所显现出来的种种弊端,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是法院调解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结合法院已经搭建的大立案运行框架,以庭前调解为重点,实行调审分离是建立庭前调解制度的指导思想。


二、利用已经实行的“大立案”改革,为法院建立庭前调解工作机制创造条件


1、已经实施的流程控制权与实体审判权相对分离机制,为建立调审相对分离的庭前调解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严格来说,实体审判属于审判流程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实体审判权与流程控制权共同构成了法院的审判权。这两种权力被混合在一起,必然会导致权力因缺乏制约而被滥用的不良后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权力架构不仅不能使法院的审判权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充分的保护,而且由于诉讼的低效率和缺乏公正的表象,直接损害了法院的权威和裁判的公信力。现在许多法院近几年已经对流程控制权与实体审判权实施了相对分离,实践中除了对实体审判加以有效的制约外,流程控制权本身亦被分割为排期权、财产保全实施权、庭前证据交换主持权等。这些权力虽然由作为一个整体的立案庭拥有,但各权力主体仍然是相对独立的,在这些权力之间亦存在一种权力的制约关系。


这些权力的分离和制约机制为在流程控制阶段建立调审相对分离的庭前调解机制奠定了基础。


2、立案庭已经拥有的流程控制权,可以为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或不调解的有效分流提供了条件,也就有更大可能提高庭前调解工作的实践性和效率性。


在法院立案庭建立庭前调解是利用立案庭拥有的流程控制权加强效率建设和实践,也是调解和审判分离的深化和真正的实践,是法院完善调解制度的必然选择。


案件在立案庭进行排期前按庭前调解的可调性和不可调性进行分类。分类后,必调解的案件则立即进入庭前调解程序,不必调的案件则尊重当事人选择。实践证明这样模式的调解,无论是程序公正性还是效率性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如何规范法院庭前调解工作机制


1、确立承担庭前调解工作的人员


根据我院的实际,在立案庭设立调解组,该调解组可由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经授权的助理法官和书记员可以主持案件调解工作,只是他们调解的案件必须经过审判人员审核和签发。


2、确立调解范围和流转模式


在建立调解案件流转模式时,为了克服随意性,就有必要对案件流转进行规范,在规范时还要考虑到效率和范围问题,所以我院根据实践的一些经验对案件按必调和不必调进行分流和流转。必调案件为:涉及人身权的离婚、抚育、探视、赡养、抚养等案件及涉及劳动者权利保护的案件;不必调案件为:(1)确认之诉的案件;(2)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3)适用督促程序审理的案件;(4)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5)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案件;(6)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案件受理后,移交给排期法官,排期法官按必调和不必调解案件进行分流,调解不成则进入庭审。并规定了庭前调解时限(即庭前调解时限为从立案日起至举证时限届满日止)


3、解除当事人顾虑,引导当事人对调审相对分离正确认识


调审合一机制下实行调解,由于调解人员和裁判人员身份的竞合,使得他们可能利用自身的潜在强制力、对调解结案的趋好和以判压调的可能,往往会使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的意愿下调解。因此,要把庭前调解含射的调审相对分离的意识形态充分表现出来,庭前调解人员就应在调解前履行告知特别事项义务,也就是应将庭前调解员和该案如调解不成则将由其它人员主审该案的这一特别事项告知当事人,让当事人充分在没有压力状态下下进行协商调解,充分实现当事人自愿原则。


庭前调解时应当引导当事人对调审相对分离有所认识,在征询意见时,应当明确告知当事人组织庭前调解的法官不是开庭审判的法官,让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压力下进行和解,如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调解不成功则将案件即转入审理程序中。这样一来,除了能有效将调解权与审判权分离开来,使的当事人的合意免受审判权的干涉,实现合意自由,从而实现调解结果的公正,受到了当事人极大的欢迎。


4、整合审判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法院在建立庭前调解的最初时期,通常对一些可调解案件均要先进入庭前调解,调解不成再进入排期,确定主审人员,开庭时间和地点,总体来说是落实了“简单案件快办,复杂案件精办”。但对于一些调解不成的案件则比原来要多出了调解的期间。为了最大限度整合司法资源,使庭前调解程序和审判程序协调进行,法院根据审判实践经验推出了在排期确定主审法官时,同时确定调解人员的整合程序排期法,极大整合了司法资源,从而避免了庭前调解和审判分阶段进行的耗时诉讼行为。从一些法院实践来看,分流进入庭前调解案件,有一半以上庭前调解能成,也有近一半以上案件还是要进入庭审阶段,如果没有将两个程序整合在一起,近一半的案件效率就会受到影响。


5、确立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在不查清事实下进行庭前调解


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但在庭前调解阶段,由于案件未经庭审调查、辩论,事实完全查清有一定困难,为此,法院为了将调解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的始终,同时又不违背现行的法律规定,庭前调解人员必须履行一个特别告知事项,也就是庭前调解可以尊重当事人意愿,可以在基本事实查清情况下,而非分清是非情况下进行调解,是否同意,征询当事人意见,如果同意则直奔主题进行调解。从一些法院实践来看,当事人对这样的调解表现了极大的欢迎。


6、规范庭审法官的调解的方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并未规定法院调解应采用的方式。实践中最为流行的则是所谓“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即法官与当事人各自协商,在双方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这种调解方式由主审法官来实施存在下列两点害处,首先,“背靠背”的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大多数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意思下形成的,与调解的自愿合法原则背道而驰;其次,调解人员为了能达成和解协议,利用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和自身的潜在强制力,误导当事人或扩大当事人不利之处,这样做案件是调解成功了,可在当事人心中却造成了法律认识上的混乱,从而违背了法院在履行解决纠纷的职责时,还应承担更具有广泛法律意义的确立行为规范的职责。因此笔者认为,“背靠背”在庭前调解阶段可以采用,但在庭审中的调解应被禁止。庭前调解由于是在没有任何压力下进行,其调解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有利于调解的方式和艺术,比如“背对背”的调解方式是可以采用的。但对于庭审中的调解则应规定庭审调解应当公开进行,即从调解开始到达成调解协议都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方有效。禁止“背对背”调解,不公开进行调解属程序违法行为,这样有利于杜绝调解人员(主审人员)借用自身的潜在强制力进行暗箱操作,有助于双方当事人的自由协商达成协议。当然鉴于我国国民法律素质不高的基本国情,如果当事人是对法律理解偏差造成调解不成时,法官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请求在双方在场时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问题,以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作者单位:道里法院)


来源: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


 

还有70%,马上登录可查看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更多热点
查看更多
加载中...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