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本书是陈兴良教授组织编写的一部刑法各论的专题性著作。经过参与编写者长达数年的不懈努力,在《刑法修正案(九)》颁布之际,结合《刑法修正案(九)》的内容终于最终完成。刑法各论是刑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对于刑法总论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于刑法各论的重视程度。这当然是与刑法总论所具有的学术性、体系性和逻辑性有关的,刑法总论更能够激发学者的理论冲动与研究热情。相对而言,刑法各论是以个罪为本位的,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个案性和实践性。如果只是从法条出发,进行理论性的逻辑推理,显然难以对刑法各论作出精确的阐述。刑法各论的研究要求贴近司法实践,因此也就要求对于司法实践定罪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能够从法理高度对此加以回应。只有这样,才能使刑法各论的研究摆脱简单的法条解读的窘境。应该指出,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刑法各论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刑法各论是我国刑法的知识增长点。 作者对实践中问题最多、适用面最广、对司法实务影响最大并存在争议的25个疑难罪名,就保护法益、行为、结果、主观要素、认定、处罚等依次进行深入的法理探究。为了紧密联系司法实践,书中将案例分析与法理阐述结合起来,使案例成为对个罪阐述的一条红线,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疑难问题往往具有个案性,只有通过个案才能呈现出来。因此,在对个罪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述个案,对司法实践对个罪的司法认定中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进行专门论述,就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案例指导制度建立以后,随着指导性案例的颁布,个罪认定的更为细致的规则被提炼出来,与刑法分则对个罪的规定共同形成个罪认定的法律规制,在个罪研究中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本书展示了刑法分则解释论上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典型案例,将各论问题的复杂性充分展示出来,并提出解决司法难题的若干具体见解,对司法实践以及法学理论研究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可以在“个人中心-我的借阅图书”中查看
请归还1本图书后,继续免费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