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成功

一键认证

我的法院人身份

优秀的法官都在这儿
登录成功

认证法院人身份

加入书香法院

我不是法院人

庭内账号同步成功

已完成法院人身份认证

  • 知道了
  • 查看个人中心

庭内账号同步中

可以先浏览其他内容

隐藏同步进度
如有页面音视频无法播放的情况,请更换谷歌浏览器点此下载
  • 全部
  • 词条
  • 案例
  • 法律法规
  • 期刊
  • 图书
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以美国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以美国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 作       者魏青松,吴玉岭,潘志成著
  • 出  版  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12.01
  • 图书页数346 页
  • I  S  B  N9787510910982
  • 市  场  价48.0
免费试读
免费试读
收藏
内容简介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知识产权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合法垄断。知识产权制度与反垄断法在目标相近——都指向促进发展、增进效率和提高消费者福利,但手段相异——前者着眼于鼓励创新,后者是着力于保护竞争机制。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当二者发生冲突时,知识产权应当为反垄断法“让路”。 知识产权本身不构成市场力量,在对知识产权产品进行市场力量评估时,不仅要界定相关的产品市场、地域市场,还须关注技术市场与发明市场。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单方垄断行为,应审查行为的意图,对其中的试图垄断行为,还要测度其成功的概率。 专利滥用的类型繁多,其范围也比触犯反垄断法要大得多。对进入反垄断法视野的专利滥用行为应当以合理原则进行分析。交叉许可和专利池既有提升竞争的一面,也存在着限制及至窒息竞争的可能。反垄断法要对专利池的范围与价格协商问题作详尽审查。民间标准化组织常常带有着多方面的正的社会效应,但有时也会对竞争产生损害。民间标准化组织在拒绝会员资格及标准认定中都会出现垄断问题,且标准化过程易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知识产权的纵向一体化在有助于闭锁市场,会增设准入障碍,提高对手成本,推动上游企业间的共谋等,但它同时还兼有提升竞争、鼓励创新的巨大潜能。对其对关闭市场的指控,应审视整个市场提供的交易机会是否受到抑制。

今后不再推荐此类内容
猜你想读
你可能感兴趣

借阅成功

可以在“个人中心-我的借阅图书”中查看

  • 知道了
  • 立即阅读

您已借满10本书

请归还1本图书后,继续免费借阅~

  • 知道了
  • 归还图书

开通借阅服务,免费借书~

官方指定开通热线 400-600-3258

知道了
收藏成功
点击右上角头像,在我的收藏中可查看
客服